由于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对我航母动向"周更"的规律,逐渐被各位吃瓜群众们所发现,所以上周一(6 月 9 日)统幕更新山东舰进入西太平洋的情况后涨配资,人们都自动自觉地把闹钟调到了昨天,17 日狂刷统幕主页表示"急死了"的也不止一个两个;然而刷到最后,只有俄太平洋舰队参加马来西亚兰卡威防务展、15 日从对马海峡归来的两艘 20380 型护卫舰;以及 14 日从宗谷海峡进入西太演训的 2 艘 1155/1155M 型大型反潜舰 / 护卫舰的动态。
从上到下:" 俄联邦英雄阿尔达尔 · 齐坚扎波夫"(20380)、"凛冽"(20380)、"佩琴加" ( "杜布纳"级油轮)、"特里布茨海军上将"(1155)和"沙波什尼科夫元帅"(1155M)
因此到周二下午统幕仍未更新我航母编队内容时,很多人的思维已经开始发散,"过了一周都没有动静,是不是编队已经彻底出了海自的监视范围(南鸟岛以东)?那么来个‘双航母东进夏威夷’也不是不可能……"直到北京时间晚 8 时许(东京时间晚 9 时许),再次加班的统合幕僚监部终于揭晓了迟到的谜底:
红色为辽宁舰航迹,蓝色为山东舰航迹,红框是辽宁舰两次实现单日约 90 架次舰载机起降的位置,箭头处是辽宁舰 11 日和 14 日航迹的大致指向,中间两天的航迹,日方并未说明
简单说来,从 6 月 9 日辽宁舰和山东舰分别位"冲之鸟"正东和正北方向完成初步布势至今,两舰没有刻意去形成一次"视距内双航母编队":辽宁舰 9 日当天实现单日约 90 架次舰载机(固定翼 + 直升机)起降后,接下来加速直奔菲律宾棉兰老岛方向,拉大了与山东舰的距离;而在山东舰编队绕行冲之鸟礁期间,进一步南下的辽宁舰编队又一度"消失",直到 14 日才重新出现在海自的视野中,并再次实现单日约 90 架次舰载机起降。
涨配资
日方统计的 6 月 9 日 -16 日我航母舰载机出动大致数量与编队属舰变化情况,注意 6 月 10 日开始,辽宁舰至少 2 天的单独行动,这一情况在之前的西太远航中也曾出现过
此后直到 16 日,辽宁舰与山东舰编队几乎保持间距不变,以近似航向朝着巴士海峡方向航行。从 16 日的编队情况来看,在两个航母编队离巴士海峡尚有相当航程(辽宁舰编队更甚)时,编队大部分属舰均未收拢,只有 1-2 艘驱逐舰伴随航母;参考以往规律,这很可能说明双航母编队还没到"忙完正事、可以展示"的时候。
可见山东舰的照片拍得十分糟糕;除了补给舰之外,编队属舰就拍了个运城舰…如果不是力有不逮,就是海自多少有点应付差事
,就提及在巴士海峡方向,海自"漏情"是大概率事件。在此次时隔一周的通报中,山东舰编队从 12 日开始,果然"多"了一艘 055 万吨大驱——延安舰(舷号 106),而伴随山东舰从巴士海峡进入西太的遵义舰(舷号 107),这一阶段并未在山东舰编队内活动;这种变化再次体现了 055 依托较强的单舰作战能力,与航母编队之间形成灵活布势的特点。
上周海上自卫队轮换执行对人民海军双航母跟踪监视任务的,是两艘村雨级通用驱逐舰——"村雨"(DD-101)和"雷"(DD-107),恰与南昌舰和遵义舰舷号相同
无论接下来还会不会再摆一次"双航母造型",此次航行一路、练兵一路,很可能带有实兵对抗性质的西太演练,在两艘航母的战斗力滚动生成之路上都有着重要意义。创下至少两次单日约 90 架次起降的记录,辽宁舰充分展示了在接受现代化改装、并结合更换出勤率更高的新型舰载机之后,出动效能的显著提升,这一成绩对于山东舰的示范效应是很明显的。
虽然我国未来不会继续发展滑跃起飞航母,但在弹射起飞航母形成规模化战斗力之前,围绕两艘滑跃航母战斗力的挖掘仍然很有必要,特别是与新型舰载战斗机的适配工作。此次歼 -15T 大面积出现在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甲板上,已经证明了这一点;随着磨合经验的不断丰富,两艘滑跃航母未来服役生涯中,还会持续进行大大小小的软硬件升级。
从战斗力协同提升的角度说,山东舰接受一次类似辽宁舰的现代化改装是很有必要的
最后回到当前西太的"大甲板格局":随着中东局势的升级,"尼米兹"号航母已经穿过马六甲海峡前往中东增援,"华盛顿"则继续"虎踞"横须贺;即将轮换回国的"美国"号两栖攻击舰正在澳大利亚悉尼访问,接替它的"的黎波里"昨天下午刚刚离开珍珠港前往日本佐世保,某种程度上,它也算是跟在人民海军正在西太平洋上西进的双航母后方了。
强敌航母里头能动弹的老哥几个都在这了涨配资,这周终于又能在波斯湾凑俩航母,至于干不干还不都是川普一句话
点石策略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